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”,这是千百年来,老百姓用生命与健康代价换来的警世之语。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,食品安全涉及人类最基本权利的保障,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幸福,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强盛。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,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,人们饮食文化多样化,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。尤其是最近这些年,食品安全的警钟越敲越响,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国消费者关注的焦点,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。具体到水产品行业,质量安全的问题也是一直存在,但由于很多从业者的意识还是比较淡薄,执法监管缺乏一定的标准和执行力度,再加上处罚力度不够狠,缺乏一定的威慑力,导致了水产品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是绝对无法回避的。很多地方看起来经常对养殖户、流通商、经营户等从业人员经常做宣传普及,也在市场里进行不定期抽检,但很多地方做的更多是形式上的,应付差事的检查更多一些,真正形成一套有效监督机制的地方很少。一方面是跟水产品交易是否频繁有关系,比如说在水产品消费量流通大的地方,出问题的风险大一点,可能就会有地方上有关部门或者市场管理方来加强抽检监管;另一方面也跟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有一定的关系,这样地方的老百姓对安全的概念意识更强点,再加上地方财政实力也强点,能有资金来多配备专门的抽检监管工作人员,相当于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了倒逼着各种监管工作要跟得上。水产品行业这十来年里质量安全问题最严重的两个事件是2006年多宝鱼的“孔雀石绿事件”,2016年的黑鱼问题。还有一个如果也算的话,那就是2010年龙虾门事件,但龙虾门事件并没有查出罪魁祸首到底是谁,所以无法定性。这三个事件,都在很短时间里对涉事品种造成了巨大的冲击,多宝鱼产业从一蹶不振,直到今天多宝鱼也无法再现当年的辉煌;小龙虾在不断火热的过程中突然跌下神坛,这三四年才重新火爆,如果没有龙虾门事件,或许小龙虾的火爆至少提前两三年;问题黑鱼导致当年黑鱼的价格,从最高15元/斤跌到了最低四五块钱,成鱼和鱼苗大量积压滞销、很多养殖户出逃。也正是在问题黑鱼事件以后,武汉白沙洲水产市场率先建立了黑鱼市场准入制度,养鱼户卖鱼之前,首先要抽样到检测站接受检测,然后凭借合格的检测单再卖鱼,流通商要凭着合格的检测单才能进入市场,没有检测单的水车,市场大门都进不去,后来也有其他市场采取了同样的措施。多了一个检测的程序,有些问题鱼就无法进入武汉等市场流通,由于不是所有市场都执行这样的措施,有些养殖户流通商为了省事,就拉鱼到不要检测单的市场流通。有的市场早期抓的还挺紧,时间久了也会松懈,真正像武汉这样一直坚持的市场很少。近日,武汉市又召开食品安全工作动员大会,食品安全工作再一次被强化,蔬菜水产品干货粮油等品种的监管力度再一次得到加强。水产养殖网了解到,武汉白沙洲市场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工作一直没有停,以前就是在一些品种上做实验推广,今年开始将大力普及推广,就是希望进一步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。水产养殖网致电武汉白沙洲市场管理方得到的消息是,目前主要是两种措施来执行,一种就是非常严格的检测单制度,在产地就要做好检测才能上水车、进市场;另一种就是产地证明制度,在产地证明上,详细说明该产品的名称、产地、数量,生产者的姓名、身份证、联系电话,以及经营商行的名称和电话,然后就是经办人签字盖章。相对来说,检测单要更费事点,因为要抽样检测,检测还要等待的时间,确定没有问题才能联系收购商;而产地证明就是一个证明,有没有问题先不管,主要是能这批产品可追溯,一旦进入市场被抽检出问题了,那就要追究到具体的责任人,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。再说检测单的制度,早期的时候,武汉白沙洲一些老板在广东搞的检测点只是为了检测黑鱼,让检测过的黑鱼顺利进入白沙洲市场,如今扩展到很多品种了,比如黄颡鱼泥鳅还有蛙类等等,这样一来,检测点能发挥的作用更大了,当初设立检测点的意义就越来越重要了。暂且不论武汉白沙洲市场这样的措施是否万无一失,至少这样的措施能全面落实下去的话,就肯定会有效果。一些流通商经营户认为,这样的制度是好事情,因为在水产品的流通环节里,养殖户、经营户以及终端的餐饮环节就成了“一条线上的人”,一旦出了问题,可以找出问题出在哪个环节,这样更容易追究到具体的责任人。现在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抽检力度比较大,一旦餐馆饭店出了问题,轻则停业整顿,重则关门甚至坐牢。餐馆的水产品是从市场经营户那里采购的,经营户又是从养殖户那里进货的,如果有了一套这样的可追溯系统,可以追根溯源,查出最终的问题所在。有些经营户反映,有时候在档口里好好的水产品,到了饭店餐馆那里出了问题,“比如说有时候对虾质量不太好,但供货给饭店的时候看不出来,只有进了厨房下了锅做成菜,才发现虾子黑脚黑头等问题,餐馆就不买账了”。对虾黑头黑脚的类似问题,这是能肉眼看得见的问题,如果出了这样的问题,经营户都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虾子,就只能自认倒霉了,损失自己承担;如果能有个产地证明的话,就能找到对应的低头收购商、找到具体的养殖户,如果养殖户一次两次出现了这样的问题,以后谁还敢收他的虾子?换到其他的水产品也是如此。出现像对虾黑头黑脚的类似问题,这个还没有直接的表明是虾子有质量安全问题,最多说是卖相不好看,没办法吃而已。如果是抽检出有违禁药、抗生素等超标的话,那就要追究更深的责任了 ,那就不是鱼虾蟹没人收的问题了,根据最新的《食品安全法》如果检测出孔雀石绿等禁药超标,不仅要罚款,甚至会追究刑事责任,这两年因为孔雀石绿坐牢的报道可不是一个两个。从武汉白沙洲市场管理方了解到,目前的产地证明制度不是永久的,比如说今天养殖户有鱼虾蟹进入市场流通,必须开一张产地证明才能进市场,明天如果还要卖鱼虾蟹,就还要重新开一张产地证明,“一批货对应一个产地证明”。相对严格的检测单制度,产地证明还是比较宽松的,至少是一个“先松后紧”的制度,养殖户销售水产品不多添麻烦,也不会影响市场经营户的生意。有的养殖户会有疑问,这样的制度不就是把锅甩给养殖户吗?出了问题就找对应的养殖户!如果这么理解的话,那对养殖户的压力就增加了,这样的制度就会倒逼养殖户在第一个环节就要老老实实、本本分分搞养殖。但一张产地证明同样也是让规范的养殖户更有保障,比如说,养殖的鱼虾蟹从塘口进入市场档口,再到餐饮环节,如果万一出了问题,但是在养殖户塘口抽检又没有发现问题,那就说明问题出在了经营户的环节,可能是经营户在运输存储的环节出了问题,这样理解的话,就可以看出来一张产地证明是公平的,如果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,可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排查,最终查到问题的根源。所以说,一个产地证明不是坏事,可以让养殖户、经营户乃至餐饮饭店好好低做好本职工作,如果主要的环节都没有问题,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几率还能有多少?说到底,不管你是养殖户还是经营户,只要你正正经经做事情,养殖户正常养殖鱼虾蟹,经营按照正常的方法收购流通销售,出现问题的概率就能低到可以忽略。不管是产地证明也好,严格的检测单也好,保护的永远是正常的规范的从业人员,真正害怕的是那些在养殖流通过程中乱用药的人,因为有了这样的制度,可以追查到问题的所在,查到了就要根据情况来处罚。现实中为什么很多事情看起来比较乱?那要么就是没人管束或者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去管束,才让有些人有机可乘。武汉白沙洲市场这样的措施或许不是最完美的,但只要好好的落实下去,就肯定有效果,然后在落实的过程中再不断的完善,让这样的措施更合理更有效,让更多人因此而受益。食品安全的问题一直都有,但未来的日子里,上上下下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只会不断上升。所谓的约束制度就像法律一样,正常的老百姓永远不会感觉到严格的法律法规是多余的,严格的合理的法律法规是保护正常老百姓的。希望有一天类似产地证明的准入制度,也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,希望这一天不会太久!关于水产品质量安全,你怎么看?欢迎多多讨论交流。End长按识别关注我们